近兩年來,真石漆憑著卓越的仿石裝飾性、環保性、耐久性,以及相比干掛石材高性價比的明顯優勢,在受到地產商、政府、企業用戶青睞同時,也逐步受到個人用戶的喜愛。由于對真石漆相關專業知識的缺乏和不理解,絕大部分個人用戶還不懂如何去選購優質的真石漆產品。
近日有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個人用戶,就“真石漆泛白、變色、脫落等問題”咨詢新佳漆技術服務部。通過了解,原來是從當地建材市場購買了低價真石漆。出現這樣的問題,顯然是使用了低檔的苯丙類真石漆。乳液作為真石漆的主要原材料,按成膜性、耐候性、防水性、等技術指標不同,一般分為低中高三類:低檔苯丙乳液、中檔純丙乳液,高檔硅丙乳液。市場售價由低到高。苯丙真石漆最大的質量問題,就是會防水性差,遇水泛白。
真石漆與其他任何產品一樣,一分錢一分貨。低價是不可能購買到有品質保證的真石漆產品。苯丙類真石漆市場每公斤售價僅為2-3元不等。低價優勢非常明顯,存在的質量問題十分明顯。目前國內使用低價、低檔苯丙類真石漆,出現泛白、變色、脫落等質量問題的外墻工程案例并不少見。新佳漆技術服務部,經常接到“因使用苯丙類真石漆,出現質量問題”的咨詢電話。
真石漆不同于普通外墻乳膠漆,對于銷售商專業性要求非常高。我們購買真石漆,不只是單純買原料那么簡單,而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底漆+主材+面漆)、一套專業化的方案(比如色差、防污等)。目前國內真石漆市場魚龍混雜,能生產真石漆的廠家很多,很大一部分廠家屬于小作坊型,無論生產技術,還是應用技術,都達不到專業水平。并且采用低檔低價的彩砂、苯丙乳液和助劑,產品體系穩定性缺乏最基本的保障,容易導致質量問題的發生。“他們能生產真石漆,但無法保證品質的穩定;他們只銷售產品,無法向客戶提供的專業化、個性化的技術方案”。
針對個人用戶選購真石漆,新佳漆建議大家盡量找專業真石漆廠家。目前國內建材市場銷售的真石漆,多數屬于低檔苯丙類。主要是因為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專業品牌基本不通過建材市場銷售產品:
建材市場的商家屬于坐商,無法提供專業技術服務。專業真石漆廠家,對渠道商的專業服務能力恰恰有明確的要求。“你必須具備一定的技術服務能力,才能獲得銷售的資格”。也就是說,成為專業真石漆品牌的銷售商是有“門檻”的,“不是你想賣,就讓你賣”。建材市場往往很難買到優質的真石漆產品,一個非常主要的原因。
二、建材市場樂意銷售低檔真石漆:
銷售商或老板們作為商人,主要考慮的是如何把進貨價格壓到最低,他們很樂意去銷售低價或低檔的真石漆。“不管苯丙、純丙、還是硅丙,只要是真石漆就可以”。銷售思路非常簡單。
三、買賣雙方為降低自我的風險:
當人們對某一產品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分別產品好壞、優劣,誤認為“低價和高價真石漆都差不多”,選購時往往選擇低價。(不過有些聰明的用戶,也會直接找專業廠家訂購真石漆。)對于賣家也是如此,對真石漆不了解,為了降低經營的風險和成本,理所當然選擇低價真石漆來銷售。
綜上所述:專業真石漆廠家認為建材市場不適合銷售其產品;另一方面建材市場很熱衷于低價真石漆的銷售。再者個人用戶和建材市場,由于對真石漆缺乏基本的了解,相比高價格的品牌真石漆,他們更樂于接受低價。雙方是“一個愿買,一個愿賣”。從而形成低檔真石漆充斥建材市場的現狀。
在傳播中其實有個傾向,就是以一樣多的次數來傳播一個信息,信息接收者對這個信息主體是否信任會決定他們更愿意接收正面還是負面信息。如果他們不信任一個企業,那么對關于這個企業的負面信息的信任度會高過對正面的,約為57%對15%。所以,我覺得與其第一時間跳出來辯護,還不如先著手查一查自己有沒有那回事,同時在公眾面前要維持一貫形象,并承諾對事情徹查。雖然有點打太極,但可以爭取到多點時間,不過在措詞上要非常謹慎,最好還是自己平時多查漏補缺,免得被人打個措手不及。